目前LCD面板主要以TFT-LCD面板为主。按照全球大尺寸TFT-LCD面板厂家2005年第3季度的出货量情况来看,三星第一,LG.Philips第二,友达第三。奇美、广辉等也具备相当的竞争实力。图1是2005年第2季度大尺寸TFT-LCD驱动IC出货量的市场占有率情况。联咏、三星、NEC、奇景等出货量排名前四。
图1 2005年第2季度全球大尺寸TFT-LCD驱动IC厂商的出货量情况(略)
LCD驱动IC的原理
液晶显示器讯号扫描方式为一次一列,并且逐列而下。Gate Driver IC连结至晶体管之Gate端,负责每一列晶体管的开关,扫描时一次打开一整列的晶体管。当晶体管打开(ON)时,Source
Driver IC才能够逐行将控制亮度、灰阶、色彩的控制电压透过晶体管Source端、Drain端形成的通道进入Panel的画素中。因为Gate
Driver IC负责每列晶体管的开关,所以又称为Row Driver或Scan Driver。当Gate Driver逐列动作时,Source
Driver IC负责在每一列中将数据电压逐行输入,因此又称为Column Driver或Data Driver。
大尺寸LCD驱动IC的特点
第一,高电压工艺。模拟电路中电压越高,驱动能力越强,因此大尺寸LCD驱动IC采用高电压制造工艺,通常Source Driver
IC为10~12V, Gate Driver IC更高,达40V。
第二,运行频率高。液晶显示器的分辨率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扫描列数的增加, Gate Driver IC必须不断提高开关频率, Source
Driver IC必须不断提高扫描频率。
第三,封装工艺特殊。LCD驱动IC通常绑定在LCD面板上,因此厚度必须尽可能地薄,通常采用高成本的TCP封装。还有特别追求薄的,采用COG封装,再有就是目前正在兴起的COF封装。
第四,管脚数特别多。Gate Driver IC最少256脚, Source Driver IC最少384脚。
第五,单一型号出货量特别大。驱动IC 单月平均出货量高达1.5亿片,而其中平均每个型号的出货量达差不多在300万片左右。
大尺寸LCD驱动IC产业特点
第一,因为只有台积电、联电、NEC、三星、夏普才有高压工艺,因此驱动IC厂家对这些晶圆厂家依赖性很强。
第二,因为出货量比较大,跟液晶面板景气波动很明显,厂家应该建立灵活的晶圆代工体制。
第三,因为大尺寸LCD面板厂家的最终出货形式是LCD模块而不是LCD面板,所以大尺寸LCD驱动IC的客户是大尺寸LCD面板厂。LCD驱动IC很大程度上决定了LCD模块的性能,同时为了差异化产品,面板厂通常要和驱动IC厂家共同开发驱动IC,因此大尺寸驱动IC厂家和LCD面板厂家关系异常密切,通常都是一个集团。
第四,大尺寸LCD驱动IC认证门槛高且周期长。
第五,大尺寸LCD驱动IC厂家通常产品单一,只有驱动IC,还通常只能供应一个厂家,因此议价能力很弱,LCD产业不景气时,LCD驱动IC业者也无法幸免。
表1给出了主要的LCD驱动IC厂商、晶圆代工厂商、LCD面板厂商三者关系。像夏普、三星都是同一集团。
表1:LCD驱动IC厂商、晶圆代工厂商、LCD面板厂商三者关系(略)
投资机会分析
大尺寸LCD驱动IC市场门槛很高,必须与晶圆厂和面板厂建立深厚的合作关系。目前国内有两家面板厂,上广电NEC的主导权在NEC手中,NEC又是全球第三大大尺寸TFT-LCD驱动IC厂家,显然无法切入。京东方的采购主导权在韩国Hydis手中,
Hydis原隶属现代半导体集团,而现代半导体集团的Magnachip是全球第五大大尺寸TFT-LCD驱动IC厂家,同样切入困难。建议不切入大尺寸TFT-LCD驱动IC。
小尺寸T FT-LCD驱动IC市场门槛稍低,因为小尺寸TFT-LCD后段模块厂国内有不少厂家投入。珠三角这块特别多,相对来说每个厂家出量会比较低,加起来也不太低。但市场偏小,每月出货量可能不超过100万片。而海外市场进军则非常困难,大部分面板厂家都有能力或者同一集团者有能力设计并生产驱动IC。
OLED驱动IC则面临来自晶门的强大压力,并且国内仅有信利能够量产OLED。市场规模比较小。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主要是小尺寸TFT-LCD这块有一些机会。首先这块的厂商非常多,比如胜华、群创、全台、深圳立德、比亚迪、TCL、河源晶电等,2006年国内出货量可能有4000万片。
投资外部风险
投资中小尺寸TFT-LCD有一定的市场风险。中小尺寸TFT-LCD驱动IC 的前期研发至少需要1年的时间,等到通过客户认证大量出货送大约需要两年,届时市场已经变化很大,并且两年后的市场很难准确预测。为了迅速切入市场,最佳的方式是合作。
另外还有技术风险,中小尺寸TFT-LCD驱动IC技术门槛相当高,目前市场上的主力厂家都具备深厚的技术背景,尤其是模拟技术,他们没有技术的话,主要采取收购手段。LEADIS的创立者就是三星驱动IC部门的负责人,晶门前身就是摩托罗拉LCD部门,MANANCHIP则是收购了日本的ISRON公司才进入此领域的,NEC、瑞萨、夏普、三星、爱普生其他业者则是技术背景更明显,尤其模拟技术,国内这方面的人才奇缺。
量产有一定的风险。TFT-LCD驱动IC 量产需要特别多的环节,这些和大多数IC设计公司的产品都差别很大,晶圆厂、晶圆测试、金凸块、TAB和COF板、封测都是全新的,和这些厂商建立比较好的合作关系并和谐合作需要至少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并且这些企业集中在台湾,沟通不便。因此量产有风险。
再有就是竞争的风险。这里呈现三大梯队。第一梯队,三洋爱普生、瑞萨、NEC、东芝、夏普、Magnachip、三星。技术是其核心竞争力,同时拥有下游面板厂,下游需求稳定。产品强调性能,集成度高,价格稍高。第二梯队,主要是台湾厂家,技术可能会差一点。联咏、奇景。这些厂家之前只在大尺寸TFT-LCD领域活动,是大尺寸TFT-LCD驱动IC的主要厂家,目前刚进入中小尺寸TFT-LCD领域,拥有友达和奇美这样的稳定客户,后续竞争力惊人。第三梯队,TomatoLSI、Leadis、Pixelchips。这些厂家都以第二供应商的角色出现,成本低是其最大竞争力。他们是老二策略,我做的可以跟你一样,就是价格比你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