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世界帕金森日,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凌至培坐在北京的演播室里,依靠5G技术,成功实施了一场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植入手术。
”4月11日,世界帕金森日,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凌至培坐在北京的演播室里,依靠5G技术,成功实施了一场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植入手术。而这场手术的病人冯大哥其实远在三千公里之外的三亚。
家住海南省海口市的冯大哥今年69岁,患上帕金森病已经整整10年。此次手术过程中,在三亚的医生和护士完成准备工作之后,凌至培就在北京接管了手术,通过5G信号进行精准地马达旋转,信号确认等操作,最终成功将脑起博器植入冯大哥脑部。这场手术之后,长期以来让冯大哥饱受困扰的面部僵硬、说话、行走困难等帕金森病症将得到有效改善。
近年来,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这个专业的医学名词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熟知。其病因主要是由于脑内被称作“黑质”的部位出现急剧功能退化,不能产生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使得脑部指挥肌肉的活动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从而大大阻碍患者的活动能力。帕金森多出现于老年人身上,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近年来,发病年龄逐渐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目前,脑起搏器(DBS)手术被公认为治疗帕金森病的首选外科疗法,既可以改善帕金森病症状,又可以显著减少药物所致的运动并发症。然而,受制于技术难度、医疗条件、费用开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脑起搏器手术尚未在国内大规模普及。5G的应用与普及,给帕金森患者及其家属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据介绍,脑起搏器手术需要通过植入大脑中的细微电极,发射电脉冲刺激脑深部的特定核团,进而达到控制患者运动症状的目的,技术门槛较高。专家指出,手术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将脑深部电极非常精准地植入到大脑治疗靶点(丘脑底核)。该靶点位于大脑中心部位,体积约40mm³,比黄豆还小,对于电极精准植入具有很高挑战。
“植入脑起搏器有几个要求,一个要选择好合适的适应症,不是所有的帕金森综合征都能治疗,特发性震颤、难治性癫痫等也可以植入脑起搏器,但位点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靶标’。”凌至培说,“第二是外科手术要精准定位,植入脑部起搏器就像打靶,必须打到‘十环’。此外,术后还要做好管理,包括全程控制,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等。”
以往的远程医疗主要依托4G网络进行,受到传输速度的限制和远距离传输延时等影响,很难实现精准定位,手术风险高、局限性大。5G的速度基本上是4G的10倍以上,具有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等特性,一方面,有助于手术中精准电极植入和靶点确认,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专家随时随地掌控手术进程和病人情况,有效保障了远程手术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此外,“5G+医疗”的模式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患者可以在当地得到异地专家的诊断与治疗,降低了医疗开支,减少了来回多次往返医院看病花费的时间,有利于平衡地区之间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数据显示,中国帕金森病人数量接近370万。专家推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可能成为帕金森病人口的世界第一大国。凌至培认为, “5G+医疗”的模式让更多“不可能”变为了“可能”。但同时,5G时代,任何一个医疗设备都有可能受到攻击,端和端的传输安全、端和数据中心的传输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应该加强信息安全保护。
分享到:
猜你喜欢